癌症早筛技术“突围”者——访觅瑞CTO邹瑞阳

2020-05-23 11:43   来源: 商业财经网    阅读次数:572

精准医学时代,液体活检技术正在迎来突破性进展。作为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检测技术,液体活检是通过对血液样品等体液中游离的癌变细胞或者肿瘤标志物,来判断癌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传统癌症筛查技术相比,液体活检具有无创、更早发现,更方便检测等优点。

液体活检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微小核酸(miRNA)等。其中,最具优势的是基于血液的miRNA小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它能更准确,更高效地发现早期癌症。令人欣喜的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两位中国科学家——周砺寒和邹瑞阳。

日前,技术发明者之一邹瑞阳,以觅瑞中国(简称:觅瑞)首席技术官的身份,出席了2019杭州国际众创大会,凭借在癌症早筛领域卓越的创新力,被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新秀十佳创业者”奖项。

【图片说明:觅瑞中国CTO邹瑞阳获颁2019杭州国际众创大会“新秀十佳创业者”】

研发新技术,开创癌症早筛事业

担任觅瑞首席技术官之前,邹瑞阳是一名埋头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获得化学和生物学的双学士学位后,邹瑞阳前往新加坡深造,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新加坡学习期间,邹瑞阳结识了同门师兄,也是后来的事业伙伴——周砺寒,他们共同在著名华人科学家朱兴奋教授的实验室开展miRNA研究,先后获得了数十项国际专利。直到后来,miRNA小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成功研发,让邹瑞阳和周砺寒最终决定开创一项新的事业——癌症早筛。

2016年,邹瑞阳和周砺寒被杭州市政府以A类人才标准引进回国,他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觅瑞中国,致力于用这项国际领先的液体活检技术,帮助更多国人实现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我国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家庭负担,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如今在杭州下沙的新加坡科技园,觅瑞打造的国内最大的miRNA临床研发中心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并且建立了一支专业技术精良的科研队伍。作为觅瑞的首席技术官,邹瑞阳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实验室度过,但这已经与之前的纯学术研究有了很大不同,他们现在研究的是如何将实验成果应用到临床,用miRNA技术帮助改善人类健康。

【图片说明:邹瑞阳博士在实验室】

miRNA,小核酸蕴含大秘密

2001年,国际科研界首次在人体中发现了miRNA。miRNA又叫微小核酸,是细胞主动释放的一种生物分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miRNA在肿瘤等疾病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诊断治疗中有巨大的潜力。

邹瑞阳介绍,miRNA被证实跟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之后,国际上关于miRNA的研究热度持续升高。现在,全世界每年都有超过一万篇关于miRNA功能性研究的文献发表在各大权威期刊杂志上。尽管科研发展迅猛,但在应用领域,miRNA还属于比较新的东西。

研究发现,当恶性肿瘤发生时,某些miRNA的表达量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与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通过检测特定的miRNA组合,可以实现肿瘤的早期发现。   这种生物学属性决定了miRNA可以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邹瑞阳表示,“觅瑞是目前亚洲唯一一家专注做miRNA检测研究的公司,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miRNA检测。miRNA小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是觅瑞的核心技术,通过抽取几毫升血液,检测血液中癌症相关miRNA的表达变化,可以在最早期,精准检测到癌症的发生风险。”

【图片说明:觅瑞中国CTO邹瑞阳博士】

预见生命,让癌症不再是绝症

中国癌症发病率约占全球的22%,死亡率则约占全球的27%,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正面临空前严峻的癌症防控形势。邹瑞阳介绍,确诊晚是造成我国癌症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传统的筛查手段很难在早期发现癌症,“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在癌症刚刚开始,且还没有明显病状的时候就能发现癌症的技术。觅瑞的miRNA小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就是一种可以把癌症拦截在早期的有效方法。”

目前,觅瑞已经推出了包括胃癌、肺癌、乳腺癌在内的多个高发癌种精准早筛产品。未来,还将针对中国高发癌种,开发更多癌症精准筛查产品。未来觅瑞在miRNA方面的应用还会扩展到其他方面,例如探究miRNA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希望未来人们能够通过定期检测miRNA,来进行健康动态监测,预防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对于邹瑞阳来说,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帮助更多人改善健康,这比单纯的实验成果或者专利证书更能带来成就感。他始终对科技保持敬畏之心,在不断学习、坚持创新中践行着“科技改变世界”,也期待着人们有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责任编辑:colin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