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迈「未见 UNSEEN」第二季:当AI遇见人文,未来的蓝图在哪里?

2024-06-20 16:30   来源: 商业财经网    阅读次数:4022

  2024年6月14日,Wavemaker蔚迈中国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Fab Lab O|"数制"工坊联合发起的「未见 UNSEEN」系列的第二届活动在探索AI与人文交汇点的旅程中迈出了新的一步。本次活动"AI至深,人本至上 | Deeper AI, Deeper HI",不仅是一场关于技术的展望,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未来的思考。

  活动聚焦于AI技术与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邀请了一众行业专家和学术界人士共同参与。

  人类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由来已久,而现今仿佛是上帝之手触动了一个开关,将人类关于人工智能(AI)的想象加速变成现实。开局或许混沌,却也提供了探寻的契机。那个技术的世界是否可能存在感性的温度?AI的介入激发了怎样的可能性?它将如何重塑人文的内核?"未见 UNSEEN"系列第二届——"AI至深,人本至上 | Deeper AI, Deeper HI",引领人们进入一场关于AI与人文的深度对话,通过推动学术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创新思路,实现人类智慧与科技力量的和谐共进。

  AI与人文如何共谱一曲诗意的交响?如何借科技之温度,成就人文之关怀?"未见 UNSEEN"系列力图在宏大的议题中捕捉未来的脉搏,带领人们以未来视角观察当下的世界。2021年底,"未•见| UN•SEEN"系列第一季聚焦"未来的出行",探讨出行发展的前瞻性议题。2024年6月14日,第二届将目光聚焦AI领域,以"AI至深,人本至上 | Deeper AI, Deeper HI"为主题,邀请来自不同企业和行业的品牌与创新人士、高校师生、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脑力激荡,在设计思维工作坊中以创想勾画未来。嘉宾们围绕设计与创新、生活方式、教育与学习、传播与传媒等领域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变革。

  本次演讲系列围绕人工智能与人文创新、设计变革、营销与传播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人文创新方面,同济大学丁峻峰教授强调AI技术应以人本为核心,通过教育革新与产业合作,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同济大学康思大Kostas Terzidis教授借助与AI数字人助手的对话,展示了AI在创意与情感领域的潜力及其对职业未来的挑战。而同济大学在读博士夏磊则深入探讨了AI在空间计算时代中的人文价值,特别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上的贡献。蔚迈中国Jose Campon与王晟宇则从科幻文艺作品为切入点,警示AI是一把双刃剑,技术本身无善恶,关键在于人本的应用。蔚迈中国彭鹏从普通使用者视角出发分享了对AI的焦虑,透视技术与人性的思考。

  在设计变革方面,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Daniel Graff探讨了设计中AI的正确应用方式,强调人机协作的重要性。黄蔚、阮良、Jarmo Suominen等专家学者分别从服务设计、AI与HI融合、设计方法革新角度描绘了AI的广泛应用前景。北京舞蹈学院吴振副教授介绍了AI在戏剧影视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潜力。

  在营销与传播方面,同济大学王昊奋教授从新质生产力视角论述了AIGC内容生态的变革力量。群邑集团葛祺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浅谈AIGC构建良性生态的责任与挑战。蔚迈中国邢慧与袁世中则阐述了AI工具的应用协同进化精准营销的策略升级。

  聚焦于AI又不止于AI,嘉宾们专业的解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发了AI发展与人本价值的思考,也为促进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新启发。

  今时今日,人们的生活与AI紧密相连:在医疗领域,AI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早期和精准的诊断;在旅游业,AI可帮助旅客推荐酒店、安排航班和最佳路线;在教育领域,AI可以自动评分,让导师有更多时间授课……AI重塑了人们与环境的关系,也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形态,使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拥抱AI、应用AI、驾驭AI?如何将人类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想象力,通过AI获得更好地演绎和应用,实现从"所见即所得"到"所想即所见"的转变?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找到AI与人文的更佳结合点。通过这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未见 UNSEEN」第二季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无限可能,也为寻找技术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小美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