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元起!深圳公寓开盘当晚全部售罄

2020-04-11 16:40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37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深圳房地产市场也在逐渐回暖。开发商入市意愿在增强,二手房成交也活跃了起来。

深圳二手房市场回暖

新房销售两极分化

在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房产中介门店,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正在咨询看房。门店的负责人黄志鹏告诉记者,近期前来看房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多,诚心出售的房源被基本消化。

深圳中原地产熙龙湾店负责人 黄志鹏:

我们门店3月份做了有一百多万业绩,4月1日就已经帮很多客户、业主洽谈了好几张单,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市场迅速在回暖。

新房方面,进入3月以来,深圳又开启一拨新售项目推盘的小高潮。记者梳理发现,3月份深圳共有7个新楼盘入市。

3月7日,春节之后深圳的首个新房项目开盘,总价2000万元起的公寓在开盘当晚全部售罄。

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秘书长 张媛:

整个在3月份出现一些个别项目,它本身也有项目优势,同时也因为前期被压抑的市场需求,所以有个别项目出现了一些小的热点。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3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3152套,环比上升279.8%。此外,从过户数据来看,由于疫情影响,2月份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极少,

3月份二手住宅成交出现补偿性上涨,成交套数为8008套,环比上升3.8倍。

深圳中原地产住宅西区董事总经理 赵大中:

因为有一部分的成交是在去年的11月、12月、今年1月份的,所以这个数据可能暂时还没有特别强的参考性。但是从4月的首周,二手房成交量来看,成交速度加快了很多,4月份其实第一周的成交量已经达到了3月份最后两周成交量的总和,从这个数据来看,其实整个市场回暖还是比较明显的。

深圳:房产中介行业的复工复岗率达88%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前来看房的客流增加,深圳各房产中介门店也开始忙碌起来,目前,深圳房产中介行业的复工复岗情况如何?

在深圳福田区的一家房地产中介门店里,正在忙碌的孙佳彦说,受疫情影响,春节过后,整个2月份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3月份以来,各地的员工才开始陆续返岗。

据了解,线下带看是房产中介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受疫情影响,整个二月份,深圳各小区都处于封闭状态,线下带看基本停滞。随着疫情的好转,房产中介的线下带看业务开始逐渐好转。

深圳美联物业福田北区总经理 孙佳彦:

其实3月15日之前,小区不能看房,我们几乎都是在线上和电话咨询,在3月15日之后,小区还是比较谨慎的,基本上到现在看房还是要登记,而且要限人数,还要限时间点。

为了推进房地产中介行业复工复岗,深圳市住建局近期发布通知,要求有关方面支持房地产中介复工复产,鼓励中介开展线上委托、看房、交易等服务。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房地产业处副处长 贺波:

鼓励房屋中介人员通过线上的委托,就是鼓励通过VR技术网上看房,要明确物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不得阻挠房屋中介机构及中介人员,进行带客看房的活动,要予以配合,

目前全行业的复岗复工率已经到达88%

随着房地产中介线下带看业务的陆续恢复,一些企业在复工复岗的同时,也在积极招工,以满足疫情过后的工作需要。

深圳链家城市总经理 胡志丹:

我们预估整个企业里还需要净增长将近一千人左右的规模,大概是比现在要增长20%的人员占比,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缺口。

线上看房量猛增 业内建议线上线下结合

受疫情影响,房产中介的线下带看业务受到限制,不少房产中介纷纷把业务重心转到“线上”,于是VR带看、直播带看的形式火了起来。

袁磊是深圳链家的一名地产经纪人,据他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客户在家不方便出门,线下带客户看房受到限制,客户一般会选择通过VR带看的形式进行看房。

深圳链家莲花北村店经纪人 袁磊:

跟以前相比,就是我个人来说,一个月有大概30批的线上VR带看,年前一个月大概有10批左右。

据了解,

今年2到3月份,链家深圳地区的VR带看量相比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增长了30倍左右。

如此火热的线上带看量,对实际成交的影响又是怎样呢?

深圳链家城市总经理 胡志丹:

在新房上可能短期内会相对比较明显,因为新房来说是一种标准化的大标的产物,所以无论是小区还是房屋还是配套,相对来说新房比二手房标准化更高,所以客户通过线上去选新房,成功的概率要大于二手房。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作为大额交易,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环节,房源本身、合同、支付方式、过户等都对线上交易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秘书长 张媛:

其中在线上的筛选部分,甚至是线上前期做一些VR看房,可能会成为很多消费者愿意选择的手段,特别是在租赁这一块有可能在线签约方式会比较普及,但是买卖我们相对认为,它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责任编辑:小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