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游恢复 激活市场活力

2020-07-23 09:23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951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旅游企业扩大规模复工复业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随后,海南、四川、江西等省都明确落实了相关政策,这进一步彰显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温暖发展态势。

        

        

        

        今年“五一”假期以来共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5.6亿元,到端午节假期共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8亿元。文化旅游消费在危机中明显回升。

        

        

        

        新的基础设施带动线上线下“智慧旅游”的发挥,助力文化旅游复苏,防疫常态化下的文化旅游经济复苏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到2020年,新的基础设施将完全“着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被列入“促进消费、惠及民生、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新基础设施”中的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向数字化、科技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的基础设施的推动下,新的商业形式智能旅游已经流行起来。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复苏。以在线预订、扫码、非接触式服务为代表的智慧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文化旅游消费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创新“智慧出行”形式。同一行程的在线行程控制政策查询服务可以在小程序中查询不同地方的行程控制政策。游客可以提前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便。携程网已推出景区预订。游客可以提前在网上订票,用二维码快速入园,还可以提前了解客流预测、预警等服务。随着“团队建设”功能的开发,金地图可以打造自己的自驾游团队,并增加了“实时对讲功能”,增加了便捷性和趣味性,同时让游客安全出行。智能旅游不仅保证了疫情期间出行的安全和便捷,而且打破了时空障碍,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云旅游”也是帮助今年家庭旅游的热门方式。许多景区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空间限制和“云”业务,增加收入。江苏省美术馆“坐观云起:20世纪中国画专题展”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观看;武汉大学《观云樱桃》吸引65万网友观看;陕西西安启动“长安12小时”直播活动带领网友环游古都在线。景区带货直播、全景VR体验、AI手机导览等智能旅游新方法层出不穷,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线上线下联手打造的“双赢”局面,让消费者足不出户,足不出户,心不在焉;也让从业者无论是在线下,还是在云端,都能培养出自己的经营方式。

        

        与年初相比,目前数字旅行的应用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细节服务进一步优化,在线和离线服务、细节、数据深度融合。在早期,许多"云旅行"小程序没有足够的在线功能丰富,一些资源需要登录到PC端查看它,而且体验很差。现在,类似的问题已经得到改善,并根据人们的需要继续进行人性化调整、创新。相信未来数字旅游将创新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开创了"新文学创作"与"文化IP"促成消费的契机

        

        数字技术"不仅为"智慧旅游"带来了新的商业类型,也为"新文学创作"和"文化IP"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实现文化与旅游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旅游质量的转变,弥补了多种手段造成的消费差距。

        

        新文庄"和"人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发展迅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目的地广受欢迎,各地不断挖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因素。江西瑞金倡导"红色革命之旅";江苏镇江、安徽芜湖等地开展了传统文化主题研究旅游项目;辽宁沈阳、陕西西安等地古城老街、汉服体验厅业务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旅游学院的研究数据,92.4%的游客在端午节期间经历过各种文化活动,其中44.7%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新文创旅游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云南省致力于打造西南联大省级文旅IP,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云南本土文化,感受西南联大的精神滋养; 长寿之乡巴马科县走出"治系"文化之旅,打造"长寿,信用,书香,生态,健康"五大IP; 浙江良渚古城在遗产成功一周年之际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延伸良渚文化特色IP产业链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表现出强烈偏好,IP品牌彰显价值,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疫情下,打造旅游品牌IP的努力从未停止。打造‘新文创’品牌IP,将大大提高景区吸引力,使其持续保持活力,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赋能经济复苏。

        

        中央地方政策有助于促进消费,补充下半年文化和旅游市场的预期乐观情绪

        

        日前,旅游部发出通知,开放"跨省跟游",提出加强疫情防控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景区开放管理,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做好汛期旅游安全工作等要求,为文旅生产安全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游得安心,游得放心文旅消费的回暖离不开中央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旅游的逐步开放将标志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重启’,景区,酒店,交通等旅游产品也将在跟团游的刺激下迎来新一轮‘升温’,"宽儿总裁苟志鹏表示。

        

        各地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除了落实恢复团队旅游的政策外,他们亦采取了多项措施,以鼓舞文化及旅游业的士气,帮助文化旅游的消费复苏。贵州、广东、浙江等省市继续发放旅游优惠券,新疆昌吉发布的文化旅游优惠券总额高达2.5亿元;广西桂林在推广线路可玩性和性能-价格比的同时,推出了"桂林一城通",一天之内就可以到11个景区旅游;云南省发出通知,实施政府指导价的甲级旅游景区,今年门票价格将优惠50%。当地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将进一步释放被压抑的旅游需求。

        

        中国旅游学会对下半年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表示全年旅游经济的振兴将是一个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五一"和"端午节"节假日的开放和"五一"、"端午节"的数据表明,中国旅游消费信心正在恢复,产业振兴势头开始积聚,旅游经济触底稳步好转的趋势继续存在。

        

        在文化旅游经济复苏的背后,除了宏观政策调控和线上离线技术的推动外,也离不开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验",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把机遇转化为机遇,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坚定不移地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

责任编辑:faf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