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引导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09-01 11:4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85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是我们党执政和执政的重要途径。今年恰逢"十三五"计划结束与"十四五"计划开始之间的重要交汇点。各地不仅要做好对官员的盘点,而且要做好比赛开始的计划。科学编制"十四五"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引导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战略思维:规划的重要前提


规划的实质是"为未来做出当前的决定",要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必须从战略上进行思考,认清发展的大趋势,认清自身的现实,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


1598932122896499.png

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坚持在回顾总结前5至10年,展望10至15年教育的基础上,确定未来5年的战略目标,切实避免"时间近视";立足世界和全国发展格局看区域,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看教育,有效避免编制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关键是要对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区域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目标任务,并层层落实。


要做好现实的研究和判断。系统分析和判断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编制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现实研究和判断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回顾和总结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找出区域教育发展的优势和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二,通过与区域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比较,阐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第三,与其他区域教育发展进行横向比较,明确自身的地位和改进方向。


重视研究支持,以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严谨的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支撑,是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对规划中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结论判断和对策,不仅要从经验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要从理性和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和探索,使规划植根于深刻的科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高等教育早期教育规划的目标主要是基于对专门人才需求的预测,遵循GDP增长与高等专业人才增长之间的内在规律,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期教育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逐渐突破了单一的"人力需求规律"的局限,考虑到社会需求、家庭需求和人民自身发展需要等综合因素,教育规划的目标已由定量的、僵化的目标向趋势的、灵活的目标转变。


总体设计:规划的关键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肩负着"连接上述"的重要任务,"继承"是细化和实施国家宏观教育规划特定区域的空间,而"开夏"则是在全面分析区域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市、县、校的发展规划给予更具体的指导。


确保重大中央决策落到实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在于适应国家的要求,适应地方的需要,顺应人民的需要。中国教育现代化的"2035年"安排好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十四五"计划中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要站在民族教育总体格局和全面现代化的高度,落实国家和上级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基础教育为例,2018年全国教育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和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新时期高中教育方法改革的三份重要文件",为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高层设计。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准确把握中央的精神实质和实际要求,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区域范围内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党和国家重大教育决策部署工作取得成效。


要努力解决区域教育发展问题,在区域教育发展中,要努力弥补不足,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素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基本上解决了"学习"问题,但"求学"问题仍然突出,公平和质量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598932152773253.jpeg


制定"十四五"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鼓励地方创新,尊重基层创新,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教育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坚持系统思考,全面认识,深入研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相关性和各种改革措施的耦合,使改革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效果上相辅相成。


确保规划之间的协调和衔接。作为一项特殊规划,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应保证教育规划的服务,并根据纵向联系和横向互动的要求,垂直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政策的横向协调,使教育规划与人口、工业、土地、科技、金融等领域的规划相结合和配合。


在制定区域教育规划的过程中,要与地方规划、财政等部门协调和衔接,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项目和涉及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同时规划部署有关项目和经费安排,增强区域教育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商业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