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朱俊文:深化高校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政策的供给改革
加快引进海外人才是近年来我国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海外教师不仅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现有普通本科院校39所。这些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承担着科技创新转化(32.400,-0.59,-1.79%)等重要任务。引进海外人才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力量之一。
“十三五”期间,加快引进海外人才是上海高校高度重视的人才队伍建设举措。那么,上海高校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有哪些特点呢?海外归国青年人才的个人需求是什么,这些需求是否与高校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匹配?
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和笔者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并对“十四五”期间及今后较长时期上海高校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完善提出建议。(1) 上海高校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政策的特点。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政策一般是指高校为引进海外青年人才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家庭子女安置、住房保障、户籍、工资、科研教学支持、职称晋升和评审等,这些政策只针对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有些政策适用于国内外所有合格人才。
通过对中国大陆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文本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普遍性强,个性差。他们普遍重视物质条件的提供,忽视工作环境的培育。为了分析上海高校海外青年人才引进政策的特点,我们选取了15所上海高校,包括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6所普通高校,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收集了27份政策文本。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试图对政策供给强度进行量化和排序,为“软”政策供给分析提供“硬”基础。政策强度划分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话语的内容;二是政策话语的结构和发生顺序。在具体操作中,以政策要点的频度为主要衡量标准,以文本的书写顺序为依据,对政策供给强度进行评价、排序和评级。根据政策强度的定义,综合分析政策重点,我们发现“十三五”期间,上海高校引进海外青年人才政策具有以下层次和特点.